1952年线下股票配资,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诞生。从通过复刻纸笔也能呈现的“井字棋”,到3A大作云集、被人们视为“第九艺术”,期间七十余年来游戏行业以迅猛之势蓬勃发展。
这不仅是借助于科技的创新,更是源于人们对于“玩”本能的追求。
今天,就让「字符无限科技」和大家一起走进“游戏”编年史,探寻它从起源到蓬勃发展的每一步。
游戏的起源与早期形态
人类基因里刻着“爱玩”的本能,早在文明诞生之前,原始人类就已经通过简单的游戏活动来满足娱乐和生存训练的需求。因为“会玩”,我们的祖先得以在残酷自然中活下来。进入文明时代后,游戏逐渐演变为三大形态:
生存模拟
古埃及塞尼特棋(前3500年)用棋盘象征冥界旅途,玩家通过掷骰子移动棋子,棋盘上的符号代表着生死考验。
展开剩余94%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王族局戏(前2600年)通过掷骰子预测命运,这类策略游戏实为对未知世界的推演训练。
权利仪式
玛雅人橡胶球赛(前1500年)是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竞技娱乐活动,在比赛中偶尔会存在处决俘虏的现象,以达到警示和杀一儆百的效果。
中国周朝"六艺"中的射箭、御车原本是军事技能,后来逐渐演变为贵族阶层的竞技活动。
智慧竞技
围棋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之一,棋盘的361个点位暗合天文历法,象征着宇宙的秩序。
印度恰图兰卡(6世纪)棋子对应古代兵种,通过模拟战争场景,锻炼玩家的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。这些游戏逐步剥离宗教属性,演变为纯粹的智力博弈。
工业革命后,游戏开始工业化生产。1843年德国诞生全球首个桌游出版社,1938年《大富翁》借经济危机风靡全球。
全球电子游戏发展史
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,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。“电子游戏”时代自此拉开序幕。
电子游戏史前时代(1940s-1970s)
1952年:A.S. Douglas在剑桥大学开发了《Noughts and Crosses》(井字棋)
,这是已知的第一个电子游戏,标志着电子游戏历史的开端。
1958年:物理学家Willy Higinbotham开发了《双人网球》(Tennis for Two),这是一个基于示波器的简单网球游戏,允许两人交互。
1961年: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开发了《Spacewar!》,这是第一个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多人游戏。
1972年:Magnavox Odyssey发布,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家用游戏机,标志着电子游戏从实验室走向家庭娱乐的开始。
街机与家用机的兴起(1970s-1980s)
1971年:Nolan Bushnell和Ted Dabney创立了雅达利(Atari),并推出了《Computer Space》,这是第一个商业化的街机游戏。
1975年:雅达利推出了《Pong》,这是一款模拟乒乓球的街机游戏,其商业成功奠定了电子游戏产业的基础。
1976年:雅达利2600发布,这是第一款支持可更换游戏卡带的家用游戏机,推动了家用游戏机市场的快速发展。
1978年:日本推出了《太空侵略者》(Space Invaders),这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街机游戏的热潮。
个人电脑和游戏机时代(1980s)
1980年代初:个人电脑开始普及,电脑游戏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娱乐形式。这一时期的游戏以RPG、策略游戏为主。
1980年:游戏公司南梦宫(Namco)推出了一款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街机游戏——吃豆人,进一步推动了街机市场的繁荣。
1983年:美国游戏市场经历了“雅达利大崩盘”,由于市场饱和和产品质量问题,北美游戏市场崩盘。
1983年:任天堂发布了红白机(Family Computer,简称FC),重新点燃了消费者对家用游戏机的热情,它不仅推动了游戏机的普及,还孕育了《超级马里奥》《魂斗罗》等众多经典游戏。
3D与多媒体时代(1990s)
1990年代初:随着图形技术的进步,3D游戏开始兴起。
1993年,《毁灭战士》(Doom)发布,开创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(FPS)的先河。
1994年: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,标志着游戏机进入32位时代,其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游戏内容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。
1996年:任天堂64(N64)发布,首次引入了类比摇杆和震动功能,提升了游戏的交互体验。
网络与移动时代(2000s-至今)
2000年代初: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大型多人在线游戏(MMO)开始兴起,如《魔兽世界》(World of Warcraft)。
2007年: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,随后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启了移动游戏新时代。
2010年代:以《英雄联盟》和《DOTA 2》为代表的MOBA(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)成为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电竞游戏。
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技术逐渐成熟,为游戏体验带来了全新的维度。
中国电子游戏的发展
中国电子游戏行业虽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始,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,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根据Sensor Tower数据,2024年全球手游市场收入排名前十的发行商中有3家中国厂商,腾讯以82亿美元的手游年收入领跑,而网易和米哈游分别排名第5和第9。
萌芽阶段(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)
1988年:中国正式开放进口游戏机,任天堂的红白机(FC)进入中国市场,标志着中国电子游戏产业的开端。
1993年:小霸王研制成功第一代小霸王电脑学习机,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盗版卡带迅速占领市场,推动了家用游戏机在中国的普及。
街机游戏兴起:同期,街机游戏厅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流行,《街头霸王》《拳皇》等游戏风靡一时。
起步阶段(1994年-2000年)
1994年:游戏制作人杨南征将中国兵棋游戏结合现代电子游戏,推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游戏《神鹰突击队》,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的正式起步。
1996年: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成功开发出第一款国产商业游戏《中关村启示录》,开启了中国单机游戏的探索。
1995年:台湾大宇资讯推出国产RPG史上的里程碑之作——《仙剑奇侠传》,随后掀起了古风武侠RPG的浪潮,推动了《剑侠情缘》《轩辕剑》等同类游戏的发展。
网游阶段(2000年-2012年)
2000年:台湾雷爵开发的全球首款中文图形网游《万王之王》在中国大陆上线,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正式进入网游时代。
2001年:盛大游戏代理的韩国MMORPG《传奇》在中国上线,迅速成为现象级游戏,开启了中国网游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
2004年:中国第一款手机网游《三界传说》推出,同时,这也是第一款以中华传统武侠文化为背景和支撑的手机游戏产品。
网游兴起:各大游戏公司开始进入市场,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游戏作品。代表作品包括《穿越火线》《梦幻西游》等。
移动游戏与全球化阶段(2012年至今)
2012年: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以《部落冲突》《保卫萝卜》《大掌门》《灵异阴阳录》为代表的一系列移动游戏突出重围,带动中国卡牌游戏赛道迅猛发展。
2013年:腾讯旗下《天天酷跑》《天天爱消除》的“天天系”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成绩。此外,《我叫MT》横空出世,成为中国市场上首款创下单月5000万流水的国产手游,拉高了中国卡牌游戏市场的规模。
2014年:轻度休闲三消游戏《糖果传奇》由腾讯代理进入中国市场后,受到了大量用户的喜爱;与此同时《三国之刃》《影之刃》等中重度游戏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幅,为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指明了新的发展可能性。
2015年:《王者荣耀》《梦幻西游》《率土之滨》《少年三国志》等一系列游戏发布,精品游戏和IP游戏长期霸榜,中国移动游戏进入全新的竞争格局。
2016年:《阴阳师》《崩坏学园3》《FGO》《少女前线》纷纷上线,国产移动游戏市场二次元游戏数量产品快速增长。
而Supercell的策略卡牌《部落冲突:皇室战争》以《皇室战争》的角色和世界观为原型,也在一众二次元游戏中冲出重围,取得了瞩目的成绩。
2017年:《PUBG》的火爆催生了以网易《荒野行动》为代表的“吃鸡”品类,并成为了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上的流行趋势。此外,《恋与制作人》的推出展示出了女性向游戏的无限潜力。
2018年:微信正式开放微信小游戏功能,《跳一跳》敲开了小游戏市场的大门。
2019年:《和平精英》《明日方舟》《闪耀暖暖》《三国志·战略版》等游戏百花齐放,多品类精品化游戏为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注入新鲜活力。
2020年:米哈游推出《原神》,以开放世界+二次元画风席卷全球,首年收入超23亿美元。
2021年:《摩尔庄园》《哈利波特:魔法觉醒》《火影忍者:巅峰对决》《游戏王:决斗链接》等系列游戏的推出,再次将移动游戏行业的视线引回IP游戏之上。
2024年:首款国产3A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凭借卓越的画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迅速在全球市场引发热潮,标志着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的崛起。
除此之外,以《恋与深空》《无限暖暖》为代表的女性向赛道、以《三国:谋定天下》《无尽冬日》为代表的SLG赛道、以《菇勇者传说》《卡皮巴拉 Go!》为代表的小游戏赛道也在2024年先后闯入大众的眼帘之中,向全球证明了中国游戏的创造力。
从古老的棋局到如今的3A大作,游戏行业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。它不仅是科技的产物,更是人类对“玩”本能的追求。
如今,游戏已经成为“第九艺术”,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如果你也怀揣着对游戏的热爱线下股票配资,想加入到游戏行业中,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!
发布于:上海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